“老陈,你说人这一辈子,最怕的是什么?”我坐在茶馆里,望着对面那个刚过五十的老友。
陈志远放下茶杯,眼神有些飘忽:“怕死呗,还能怕什么?”
“不对。”我摇摇头,“最怕的是活着,却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。”
他愣了一下,随即苦笑:“你这话说得,听起来像是有什么秘密要告诉我。”
我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,心里想着刚从医院拿到的那份体检报告。
五十岁的人了,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机器,哪里都可能出毛病。
但有些毛病,却能决定你是活到六十,还是活到九十。
01
五十岁生日那天,我没有庆祝,而是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。
展开剩余95%不是因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,而是因为一个月前,我的同事老王突然倒在了办公室里。五十二岁,正值壮年,说没就没了。葬礼上,他妻子哭得撕心裂肺,十六岁的儿子站在一旁,眼神空洞得让人心疼。
“如果早点发现就好了。”医生对老王的家属说,“他的心脏问题其实早有征兆。”
这句话像一根刺,深深扎在我心里。
体检的过程很漫长,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,各种检查做了个遍。抽血、拍片、心电图、B超,每一项检查都让我的心提到嗓子眼。
“林先生,您的报告明天下午可以拿。”护士小姐的声音很温和,但我还是从中听出了某种不确定性。
回到家,妻子小梅正在厨房忙活着。她比我小三岁,今年四十七,保养得很好,看起来像三十多岁的样子。
“怎么样?医生说什么了?”她一边切菜一边问。
“明天才能拿报告。”我在沙发上坐下,突然觉得很累。
“你这人,好好的去体检干什么?自己吓自己。”小梅嘴上这么说,但我能听出她声音里的担心。
晚饭的时候,十八岁的儿子林小宇从学校回来。这孩子正在读高三,成绩不错,准备考医学院。
“爸,听妈说你去体检了?”他一边吃饭一边问。
“嗯,例行检查。”我不想让孩子担心。
“其实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发达,很多病都能早发现早治疗。”小宇说话的时候,眼神很认真,“我们生物老师说,人到了五十岁以后,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,但如果保养得当,活到九十岁不是问题。”
我看着儿子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孩子从小就懂事,学习成绩好,从来不让我们操心。如果我真的有什么问题,他还这么年轻,怎么办?
02
第二天下午,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医院拿报告。
坐在候诊区,我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,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不同的故事。有的愁眉苦脸,有的如释重负,有的茫然无措。
“林志华先生。”护士叫到我的名字。
我走进诊室,主治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,戴着眼镜,看起来很专业。
“林先生,您的体检报告出来了。”她翻开厚厚的一叠报告,“总体来说,您的身体状况还不错,但有几个指标需要注意。”
我的心跳开始加速:“什么指标?”
“首先是血压,您的收缩压偏高,已经达到了轻度高血压的标准。其次是血脂,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超标了。还有就是血糖,虽然还没到糖尿病的程度,但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了。”
医生的话像三记重锤,敲在我心上。
“这些都很严重吗?”我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“如果不加以控制,确实会有风险。”医生的表情很严肃,“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,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硬化,而糖尿病的并发症更是可怕。这三种疾病,我们通常称为'富贵病',但实际上,它们是现代人健康的三大杀手。”
我想起了老王,想起了他突然倒下的那个下午。
“那我还能活多久?”这个问题脱口而出,连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。
医生愣了一下,然后温和地笑了:“林先生,您不要这么悲观。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,关键是要改变生活方式,配合适当的治疗。如果控制得好,对寿命的影响微乎其微。”
“真的吗?”
“当然。我见过很多患者,通过合理的饮食、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,不仅控制住了病情,身体反而比以前更健康了。”
走出医院的时候,我的心情复杂极了。一方面,我庆幸这些问题被及早发现;另一方面,我也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。
03
回到家,小梅正在客厅里看电视。看到我进门,她立刻站起来。
“怎么样?报告没问题吧?”
我把报告递给她,然后坐在沙发上,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
小梅仔细看着报告,脸色渐渐变得凝重。她虽然不是医生,但这些年来,身边朋友同事生病的不少,对这些指标也有一定的了解。
“血压高、血脂高、血糖高。”她念叨着,“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'三高'吗?”
“医生说如果控制得好,问题不大。”我试图安慰她,也安慰自己。
“那就控制呗。”小梅放下报告,在我身边坐下,“从明天开始,我们改变生活方式。少吃肉,多吃菜,每天运动,早睡早起。”
“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啊。”我苦笑道,“我这个年纪了,生活习惯都固定了,哪那么容易改?”
“不改不行啊。”小梅的眼圈有些红,“小宇还这么小,我们不能有事。”
这句话戳中了我的软肋。是啊,儿子才十八岁,正是需要父母的时候。我不能倒下,至少不能现在倒下。
当天晚上,我失眠了。躺在床上,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各种事情。想起了老王,想起了他的妻儿,想起了医生说的那些话。
“老公,你睡不着吗?”小梅在黑暗中轻声问道。
“嗯,有点睡不着。”
“别想太多,明天我们就开始改变。”她伸手握住我的手,“我陪着你。”
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很幸福。有这样一个妻子,有这样一个家庭,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?
04
从第二天开始,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首先是饮食。小梅把家里所有的高脂肪、高糖分食物都清理了出去,重新制定了食谱。早餐是燕麦粥配蔬菜,午餐是蒸蛋配青菜,晚餐是清汤面条。
“这也太清淡了吧?”第一天吃完晚饭,我忍不住抱怨。
“医生说了,要低盐低脂低糖。”小梅很坚决,“为了你的健康,忍忍吧。”
除了饮食,还有运动。小梅给我制定了运动计划: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到小区里的公园快走半小时,晚饭后再散步半小时。
第一天早上,闹钟响的时候,我真的不想起床。外面还是黑的,被窝里暖烘烘的,谁愿意出去受冷风吹?
“起床了,该运动了。”小梅比我起得还早,已经换好了运动服。
“今天就算了吧,明天再开始。”我翻了个身,想继续睡。
“不行,说好了今天开始就今天开始。”小梅拉开被子,“快起来,我陪你一起去。”
没办法,我只好硬着头皮起床。
公园里已经有不少晨练的人了,大多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中老年人。有的在打太极,有的在跳广场舞,有的在快走。
“看,大家都在锻炼。”小梅指着那些人说,“我们也不能落后。”
开始的时候,我走得很慢,没走几分钟就气喘吁吁。小梅在一旁鼓励我:“慢慢来,不着急,贵在坚持。”
一个星期下来,我明显感觉身体有了变化。虽然体重没有明显下降,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,睡眠质量也提高了。
“看来这个方法有效。”我对小梅说。
“当然有效,这可是科学的方法。”小梅很得意,“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,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'三高'最有效。”
05
一个月后,我去医院复查。
这次的心情比上次轻松多了,因为我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。走路不那么容易累了,精神也比以前好了,连皮肤都感觉有光泽了。
“林先生,您这一个月的努力很有成效。”医生看着新的检查报告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“血压下降了,血脂也有改善,血糖基本正常了。”
“真的吗?”我简直不敢相信。
“真的。您看,收缩压从160降到了145,虽然还是偏高,但已经有了明显改善。胆固醇也从6.8降到了6.2,甘油三酯更是从3.5降到了2.8。”
听着医生报出的这些数字,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。这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“那我是不是可以放松一点了?”我开玩笑地问。
“千万不能放松。”医生的表情又严肃起来,“这些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,一旦放松就会反弹。您现在的状态很好,但还需要继续坚持。”
“我明白了。”
“另外,我建议您定期复查,三个月一次,及时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。”
走出医院,我给小梅打了电话,把好消息告诉了她。
“太好了!”电话里传来她兴奋的声音,“今天晚上我们庆祝一下。”
“怎么庆祝?”
“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。”
“不行,医生说了要继续坚持。”我笑着说,“我们还是吃清汤面条吧。”
电话那头传来小梅的笑声:“好,听你的。”
06
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更加令人振奋。所有的指标都进入了正常范围,医生说我的身体状况甚至比很多四十岁的人还要好。
“林先生,您现在的状态非常理想。”医生翻看着报告,“如果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,活到九十岁绝对不是问题。”
活到九十岁!这句话在我心里反复回响。半年前,我还在为自己的健康担忧,现在却被医生告知可能活到九十岁。
“医生,您刚才说的是真的吗?”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医生很肯定地说,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没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这三种疾病,或者即使有了这些疾病但控制得很好,那么他的预期寿命会大大延长。相反,如果这三种疾病都有,而且控制不好,那么寿命就会大打折扣。”
“为什么这三种病这么重要?”
“因为它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。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第一大原因,而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正是这类疾病的罪魁祸首。”
医生的话让我对这三种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。原来,它们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异常,更是生命长度的决定因素。
“那么,像我这样的情况,真的可以活到九十岁吗?”
“完全有可能。”医生点点头,“我见过很多像您这样的患者,通过改变生活方式,不仅控制住了疾病,还延长了寿命,提高了生活质量。有个患者今年八十五岁了,身体还很硬朗,每天还能爬山呢。”
07
回到家,我把医生的话告诉了小梅和小宇。
“爸,这太好了!”小宇兴奋地说,“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你们了。”
“傻孩子,我们还年轻着呢。”小梅笑着摸摸儿子的头,“不过,这确实是个好消息。”
“妈,你也要注意身体。”小宇认真地说,“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这些问题,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。”
这孩子说得对。小梅虽然比我年轻,但也快五十了,同样需要注意这些问题。
“要不我们一起去体检吧?”我对小梅说。
“好啊,正好我也想检查一下。”
一周后,小梅的体检报告出来了。让人欣慰的是,她的各项指标都正常,身体状况很好。
“看来我们家的饮食改革很成功。”小梅开心地说,“不仅治好了你的病,还预防了我的病。”
“是啊,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全家都有好处。”
从那以后,我们家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。不再是为了治病而改变,而是为了健康而坚持。
六个月后的一天,我在公园里遇到了老陈。
他看起来比半年前苍老了许多,脸色蜡黄,走路也有些吃力。
“老林,你怎么看起来比以前还年轻了?”他羡慕地看着我。
“可能是因为最近在锻炼吧。”我没有详细说自己的经历。
“我最近身体不太好,总是感觉累,血压也高了。”老陈叹了口气,“医生让我控制饮食,多运动,但我实在坚持不下来。”
看着老陈的样子,我想起了半年前的自己。如果不是那次体检,如果不是小梅的坚持,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
“老陈,你一定要重视啊。”我认真地对他说,“这些问题看起来不严重,但如果不控制,后果很严重。”
“我知道,但是改变生活习惯太难了。”老陈摇摇头,“算了,顺其自然吧。”
看着老陈离去的背影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同样是五十岁的人,同样面临健康问题,但不同的选择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。
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:人到五十岁,如果没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这三种“病”,基本可以活到九十岁。但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这些病,而在于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。
有些人选择逃避,有些人选择面对;有些人选择放弃,有些人选择坚持。不同的选择,决定了不同的命运。
我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,更庆幸有小梅这样的妻子陪伴和支持。如果没有她的坚持,我可能早就放弃了。
想到这里,我加快了脚步,想要早点回家,告诉小梅我的感悟,告诉她我有多感激她。
但就在这时,我的手机突然响了。是小梅打来的,声音里带着哭腔:“老公,你快回来,小宇出事了!”
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刚才的所有感悟都被抛到了脑后。什么健康,什么长寿,在孩子的安危面前都不重要了。
我拼命地往家跑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千万不要出事,千万不要出事…
08
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,推开门就看到小宇坐在沙发上,脸色苍白,右手臂用绷带吊着。
“怎么回事?”我急忙问道。
“在学校摔了一跤,手臂骨折了。”小梅红着眼睛说,“刚从医院回来。”
看到儿子没有生命危险,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但看着他痛苦的表情,我的心又揪了起来。
“疼吗?”我在小宇身边坐下。
“还好,打了止痛针。”小宇勉强笑了笑,“爸,你别担心,医生说养一个月就好了。”
“怎么会摔成这样?”
“今天体育课练篮球,我想扣篮,结果没抓稳篮筐,摔下来了。”小宇有些不好意思,“同学们都说我逞能。”
我又好气又好笑:“你这孩子,平时不是挺稳重的吗?怎么突然这么冲动?”
“可能是最近看你和妈妈每天锻炼,我也想证明自己很强壮。”
听了这话,我和小梅对视了一眼,都有些哭笑不得。没想到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还影响了孩子,只是这个影响有点出人意料。
“傻孩子,锻炼身体是好事,但要量力而行。”我摸摸他的头,“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,身体锻炼可以慢慢来。”
“我知道了,爸。”小宇点点头,然后看着我,“爸,我发现你最近变化很大。”
“什么变化?”
“以前你总是很焦虑,担心这个担心那个。现在你看起来很平静,很有信心。”
小宇的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这半年来,我确实变了很多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,更多的是心态上的变化。
“可能是因为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式吧。”我想了想说,“当你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时,心里就会很踏实。”
09
小宇的手臂骨折让我们家的生活节奏又发生了变化。小梅每天要照顾他,我也要抽时间陪他去医院复查。
但这次意外也让我们一家人更加珍惜彼此。以前总觉得时间很多,现在才发现,健康和平安是多么珍贵。
“老公,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?”一天晚上,小梅躺在床上对我说。
“当然应该。”我握住她的手,“这半年来,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,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健康不是一切,但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。”
“是啊,如果你当初没有去体检,如果我们没有改变生活方式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”
我想象了一下那种情况,不禁打了个寒颤。如果我的“三高”继续发展下去,可能真的会像老王一样,突然倒下。那样的话,小梅要一个人承担家庭的重担,小宇要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成长。
“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”我说,“不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家人。”
“嗯,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。”
就在这时,小宇的房间里传来了声音:“爸妈,你们在说什么?”
“没什么,快睡觉吧。”小梅回答道。
“我睡不着,手臂有点疼。”
我起身去了小宇的房间。他正躺在床上,眼睛睁得大大的。
“还疼吗?要不要吃止痛药?”
“不用,就是有点不舒服。”小宇看着我,“爸,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?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
“你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
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意外。十八岁的孩子,怎么会问这么深刻的问题?
“为什么突然问这个?”
“今天在医院,我看到很多病人,有的很年轻,有的很老。我就在想,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我坐在他床边,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。
“我觉得,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要有意义。”我慢慢说道,“什么是有意义呢?就是要对自己负责,对家人负责,对社会负责。”
“怎么对自己负责?”
“首先要保持健康,这是一切的基础。然后要不断学习,不断成长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”
“对家人负责呢?”
“就是要爱护家人,保护家人,让家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。”
小宇点点头,若有所思。
“爸,我明白了。你最近的变化,其实就是在学会对自己和家人负责。”
这孩子真的长大了,能够理解这么深刻的道理。
“是的,儿子。人到了一定年纪,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健康、家庭、责任,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,其实是最珍贵的。”
10
一个月后,小宇的手臂完全康复了。而我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,各项指标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。
这天,我又遇到了老陈。他看起来比上次更憔悴了,走路都有些不稳。
“老陈,你这是怎么了?”我关切地问。
“上个月住了一次院,心脏出了点问题。”他苦笑着说,“医生说是高血压引起的心律不齐。”
我的心一沉。半年前,我们的身体状况差不多,但现在却是天壤之别。
“现在怎么样了?”
“还在吃药,但效果不太好。医生说可能需要做手术。”老陈的声音很低沉,“老林,我现在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。”
“现在改变还不晚。”我鼓励他说。
“晚了,已经晚了。”老陈摇摇头,“医生说我的血管已经硬化得很严重,即使现在改变生活方式,作用也不大了。”
看着老陈绝望的表情,我心里很难受。同样是面对健康问题,不同的选择导致了如此不同的结果。
“老陈,你不要放弃。即使现在开始改变,也比不改变要好。”
“算了,我这个年纪了,还能活几年?”老陈叹了口气,“倒是你,看起来比半年前还年轻,真让人羡慕。”
“这都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。”我说,“其实你也可以做到的。”
“我已经没有那个毅力了。”老陈摆摆手,“人老了,什么都提不起劲。”
看着老陈离去的背影,我心情沉重。人到五十岁,真的是一个分水岭。有些人选择积极面对,有些人选择消极等待。不同的选择,决定了不同的命运。
那天晚上,我把遇到老陈的事情告诉了小梅。
“太可惜了。”小梅叹了口气,“如果他当初能够坚持,现在也不会这样。”
“是啊,健康真的不能等。”我感慨地说,“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。”
“当然,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,怎么可能放弃?”小梅笑着说,“而且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了习惯,不坚持反而不习惯了。”
11
又过了三个月,我去医院做定期复查。这已经是我改变生活方式后的第四次复查了。
“林先生,您的身体状况非常好。”医生看着报告,脸上满是赞许,“所有指标都很理想,比很多年轻人还要好。”
“谢谢医生。”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
“您现在的状态,如果能够继续保持,活到九十岁真的不是问题。”医生认真地说,“我从医二十多年,见过太多像您这样的病例。有些人积极治疗,改变生活方式,最后都获得了很好的结果;有些人消极对待,最后病情越来越重。”
“医生,您觉得决定因素是什么?”
“心态和行动。”医生毫不犹豫地说,“心态决定你如何看待疾病,行动决定你如何应对疾病。两者缺一不可。”
“那像我这样的情况,真的可以说基本没有这三种病了吗?”
“可以这么说。虽然您曾经有过这些问题,但现在控制得很好,对身体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您现在的身体状况比那些从来没有得过这些病的人还要好,因为您更懂得如何保养身体。”
医生的话让我很受鼓舞。原来,得过病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应对。
走出医院,我给小梅打了电话,分享这个好消息。
“太好了!”小梅在电话里兴奋地说,“这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。”
“是啊,而且医生说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比很多没得过病的人还要好。”
“那当然,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多健康啊。早睡早起,合理饮食,适量运动,心情愉快,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?”
确实如此。这一年来,我们家的生活质量不仅没有因为疾病而下降,反而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大大提升了。
12
一年后的春天,我们全家去郊外踏青。
看着满山的绿色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。
“爸,你现在看起来真的比一年前年轻了很多。”小宇在一旁说道。他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医学院,马上就要开始大学生活了。
“是吗?”我摸摸自己的脸,“可能是心情好的缘故吧。”
“不只是心情,你的精神状态、身体状态都比以前好。”小梅也说,“连走路都比以前有劲了。”
“这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功劳。”我笑着说,“如果没有那次体检,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,我不可能有今天的状态。”
“爸,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学医了。”小宇认真地说,“健康真的太重要了,能够帮助别人获得健康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“是的,儿子。医生不仅要治病,更要教会人们如何预防疾病,如何保持健康。”
我们在山顶上坐下休息,俯瞰着山下的城市。
“老公,你说我们现在这样的状态能保持多久?”小梅问道。
“只要我们继续坚持,就能一直保持下去。”我很肯定地说,“医生说了,人到五十岁没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这三种病,基本可以活到九十岁。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住了这些问题,相当于重新获得了健康的身体。”
“那我们就要一直坚持下去。”小梅握住我的手,“为了我们自己,也为了小宇。”
“当然,这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不会改变了。”
看着远方的夕阳,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。五十岁的人生,才刚刚开始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