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本报记者 周成瑜
最近,吴江桃源镇“小板凳”课堂青年讲师团成员马艺宁一有空就打磨修改起自己的宣讲稿,并反复练习表达技巧。“上次的集体备课会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启发,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。这不马上就要下沉宣讲了,我虽然有点紧张,但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,把理论讲准确、讲明白、讲透彻,让群众坐得下、听得进、弄得懂。”
一场成功的理论宣讲离不开系统化的准备,既要确保内容权威准确,又要让听众听得懂、记得住、有共鸣,这对于实战经验不足的青年讲师来说并不容易把握。为此,6月9日,桃源镇举办了“小板凳”课堂青年讲师团二季度集体备课会,帮助青年讲师们把准内容方向、创新表达形式。
基层宣讲注重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,需要宣讲主体“各显神通”,精准对接不同宣讲对象,立足小切口、结合“身边事”,提升宣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。此次备课会,桃源镇创新采用“分众化”备课模式,12名“小板凳”课堂青年讲师团成员按受众对象划分为六大组别,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宣讲主题。
妇女儿童青年组以“学诗可以情飞扬、志高昂、人灵秀”传递文化自信,以“巾帼建新功,共筑中国梦”激发女性力量;
年轻干部组聚焦“舆情研判的基本方法”与“青春志愿绽芳华”,提升干部履职能力;
展开剩余51%学校组围绕“网络安全与绿色上网”及“退休教师李金林二十九载助学路”,将知识普及与榜样教育相结合;
村(社区)、“两新”组通过“党建引领聚合力”主题课程、读名著谈反诈及红色革命故事,激活基层治理动能;
群众组以“吴江党史追忆”与“科技报国初心”厚植家国情怀;
统战人士组以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”凝聚民族复兴共识;
……
台上,青年讲师绘声绘色进行微宣讲展示;台下,3位导师从内容深度、表达技巧、互动设计、多媒体运用等维度逐一点评指导。苏州干部学院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研究室主任、桃源镇杏花村第一书记何兵建议青年讲师们善用身边的人物和故事,灵活运用宣讲方式,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、更有温度。
集体备课会搭建起了一个交流互鉴、思想碰撞的平台。通过集体“磨课”,现场总结出案例切入式、互动式、访谈式等多种宣讲形式,青年讲师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进一步打磨课程、锤炼本领,用青春之声讲好桃源故事、传递时代强音。
桃源镇党委委员陆艳介绍,7月起,“小板凳”课堂青年讲师团将根据组别深入基层持续开展宣讲活动,宣讲试行“小板凳”评分机制,群众投票满意度低于一定比例的课题需“回炉重造”,年底由群众票选出优秀课题和优秀宣讲员。
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