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朝露沾湿青禾的粗布短打时,他已把五禽戏耍到第三式。熊戏的沉坠感总像隔着层薄雾,指尖触不到丹田那团暖火。
三年来,虎啸震得院角石磨发颤,鹿奔能踏碎阶前青苔,唯独这熊戏,练得他夜夜梦见黑熊掰苞米 —— 看着憨厚,实则空耗力气。
难道华佗亲传的导引术里,藏着连乡野郎中都参不透的关窍?
暮春的云栖村,晨雾还未散尽,青禾已在院中的老银杏树下开始了每日的功课。粗布短打被朝露浸湿,贴在他单薄却结实的身上。他先练虎戏,每一式都虎虎生风,啸声震得院角的石磨都微微发颤,仿佛有一只猛虎在院中蓄势待发。
接着是鹿戏,他身形轻盈,脚步灵动,奔跃间能踏碎阶前的青苔,宛如一只在林间穿梭的小鹿,自在又活泼。可轮到第三式熊戏时,那股沉坠感总像隔着层薄雾,任凭他怎么努力,指尖都触不到丹田那团暖火。
青禾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,爹娘早逝,靠着爹留下的那册破旧医书和一身采药的本事在村里糊口。他性子执拗,认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放弃,这五禽戏,他一练就是三年。
这天,他练完功,正准备背起药篓上山,药铺掌柜王二柱蹲在门槛上嗑着瓜子,见了他便喊道:“青小子,你那熊戏咋总像饿肚子的熊?俺在县城见过镖师练,人家一沉肩,地上能压出个浅坑。”
青禾摸摸发烫的耳根,走到王二柱跟前,递过刚采的薄荷:“王掌柜见多识广,可知这熊戏要诀?” 王二柱摆摆手,吐出瓜子壳:“俺哪懂这个?不过前几日见个游方道士,说啥'熊戏要似老树根,形沉气浮是病根’。”
这话像根针,扎破了青禾心里积的疑云。他谢过王二柱,背着药篓上山时,心里一直琢磨着这句话。采草药时,也有些心不在焉,好几次差点被陡坡上的碎石滑倒。
当晚,青禾就着油灯翻起了爹留下的牛皮册子。册子边角都磨白了,泛黄的纸页上 “熊戏主脾,土德居中” 八个字,被爹用朱砂点了三个圈。“土德……” 他摩挲着字痕,陷入了沉思。
突然,窗外刮过阵怪风,吹得油灯突突跳。院角那只老母鸡突然炸毛,咯咯叫着撞翻了鸡笼。青禾心里一紧,不知为何,竟有些莫名的慌乱。
第二日练熊戏时,青禾试着把气往脚底沉。膝盖一弯,竟听见骨缝里发出细响,像老树抽新芽。他心头一喜,刚想凝神,丹田那点暖意 “嗖” 地窜到了天灵盖。
“咳咳!” 他被这股浊气呛得直咳嗽,惊飞了银杏树上的麻雀。他定了定神,正想重新来过,却发现树下不知何时站着个穿靛蓝道袍的老者,手里转着两颗油光锃亮的核桃。
“小伙子,你这熊戏练反了。” 老者声音像浸过蜜的陈皮,又醇又涩。青禾慌忙拱手:“道长可有指教?”
老者没答话,捡了块青石坐下,指节敲着膝盖打拍子。“熊戏要似春蚕啃桑,劲儿得往内里钻。你这是学野猪刨地,全耗在皮毛上了。”
青禾脸涨得通红,他确实总想着把力道使在胳膊腿上,好让招式看着更威风。他低声道:“晚辈愚钝,还请道长指点。”
老者起身,道袍下摆扫过青禾脚背,带着股艾草香:“明日卯时来山神庙,带三斤新采的苍术。” 说完,便转身离去,留下青禾在原地,心中又惊又喜,暗下决心定要把握这次机会。
次日天还没亮,青禾就背着药篓上山采苍术。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脚,山路湿滑难行,可他丝毫不敢懈怠,仔细挑选着新鲜的苍术,生怕不合道长的心意。采够三斤时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他匆匆下山,往山神庙赶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山神庙离村子不远,坐落在半山腰的一片松林里。青禾赶到时,庙门虚掩着,里面静悄悄的。他轻轻推开门,只见老道正坐在神龛前的蒲团上闭目养神。青禾轻手轻脚地把苍术放在供桌旁,恭敬地站在一旁,不敢出声打扰。
过了好一会儿,老道才缓缓睁开眼,打量了青禾一番,点点头:“还算准时。” 青禾连忙躬身:“晚辈不敢迟到。” 老道站起身,走到庙外,指着远处的山峦说:“你看这山,看似沉稳,实则内里有股生气在流转。熊戏就要学这山,沉中有动,动中有沉。”
青禾顺着老道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山峦起伏,云雾缭绕,确实有种沉稳厚重的感觉。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老道又道:“你且先练一遍熊戏给我看看。”
青禾依言练了起来,可还是老样子,沉坠感总不到位。老道摇摇头:“你这还是不得要领。来,跟着我做。” 老道亲自示范起来,他的动作看似缓慢,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道,每一个招式都浑然天成,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。
青禾认真地跟着学,可无论怎么模仿,都差了点味道。老道也不着急,耐心地一遍遍地纠正他的动作:“这里,肩膀要再沉一点,气要往下走…… 对,腰要像磨盘一样转……”
不知不觉,日头已升高。老道停下来,对青禾说:“今日就到这里,明日再来。” 青禾谢过老道,转身下山,心里虽有些迷茫,但更多的是对学好熊戏的渴望。
回到村里,青禾把今日的经历告诉了王二柱。王二柱听了,眼睛一亮:“这老道看来是有真本事的,你可得好好学。” 青禾点点头:“我会的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青禾每天都准时去山神庙向老道学习。老道教得仔细,从呼吸吐纳到身形招式,一一讲解。青禾学得也认真,虽然进步缓慢,但他从未气馁。
这天,练完功后,老道对青禾说:“你这几日进步不小,但还缺点东西。明日带些艾草来,我们练练吐纳。” 青禾应下,心里对明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。
晚上,青禾躺在床上,回想着老道教的招式,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。梦里,他又梦见了那只黑熊,这次黑熊没有掰苞米,而是坐在地上,像人一样打坐,神情肃穆。青禾走上前去,想问些什么,黑熊却突然消失了。
青禾醒来时,天已微亮。他回想着梦中的情景,觉得有些奇怪,却又说不出缘由。他摇摇头,起身准备去采艾草,然后去山神庙。
走到院子里,他习惯性地先练了一遍五禽戏。练到熊戏时,他忽然感觉比以往顺畅了些,虽然还没完全掌握,但那股沉坠感似乎离丹田近了些。他心中一喜,看来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采好艾草,青禾匆匆往山神庙赶去。他知道,要学好五禽戏,尤其是这最难的熊戏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他有信心,只要坚持下去,一定能成功。
山神庙里,老道早已等候在那里。见青禾来了,便接过艾草,点燃后放在一个小香炉里。顿时,庙里弥漫着艾草的清香。老道说:“你坐下,跟着我吐纳。吸气时,想象着艾草的香气进入体内,滋养五脏六腑;呼气时,把体内的浊气都排出去。”
青禾依言坐下,跟着老道的节奏吐纳。艾草的清香萦绕在鼻尖,他渐渐静下心来,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松。半个时辰后,吐纳结束,青禾觉得神清气爽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精神。
老道点点头:“不错,你已渐入佳境。记住,练五禽戏,不仅要练形,更要练神。形神合一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。” 青禾牢记在心,对五禽戏的理解又深了一层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青禾的熊戏越来越有长进,他的身形越来越沉稳,气息也越来越悠长。村里的人都看出了他的变化,都说他比以前沉稳了许多。
王二柱见了,打趣道:“青小子,你现在练起熊戏来,看着真有那么点意思了,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的了。” 青禾笑了笑:“还得多谢王掌柜当初的提醒,让我遇到了道长。”
这天,老道对青禾说:“你这熊戏已有些模样了,但还不够。要想真正掌握,还得懂些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。” 青禾疑惑地问:“五行?这和熊戏有什么关系?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老道说:“当然有关系。熊戏属土,对应脾。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。你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才能让熊戏的力道源源不断。” 青禾似懂非懂,老道便耐心地给他讲解五行的知识,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熊戏中。
青禾听得入了迷,他没想到这五禽戏里竟有这么多学问。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把这些知识都学会,运用到练功中去。
傍晚,青禾从山神庙回来,路过村西头的梯田。去年山洪后,这里被冲得七零八落,如今虽已修复,但还是能看出曾经的痕迹。他想起爹生前说过的话:“好田要松而不垮,实而不板,就像人身上的脾土。” 他忽然觉得,这话和老道说的熊戏要诀有些相似,都是讲要刚柔并济,不能太过死板。
他站在田埂上,望着眼前的梯田,心里豁然开朗。他明白了,熊戏的沉坠不是一味地用力,而是要像好田一样,松中有实,实中有松,这样才能让气脉顺畅,力道源源不断。
回到家,青禾把这个感悟记在心里,准备明日告诉老道。他相信,有了这个感悟,他的熊戏一定能更上一层楼。
第二天,青禾把自己的感悟告诉了老道。老道听了,欣慰地笑了:“你能领悟到这一点,说明你用心了。看来,你离掌握熊戏不远了。” 青禾听了,心里美滋滋的,学习的劲头更足了。
老道接着说:“既然你已明白这个道理,今日我们就练'熊运’一式。这一式最能体现熊戏的沉坠与灵动,你要好好学。” 青禾点点头,全神贯注地看着老道示范。
老道的 “熊运” 一式,双手在胸前划圆,动作缓慢却沉稳,仿佛抱着一个无形的球,气脉在体内缓缓流动。青禾跟着模仿,一开始动作生硬,气脉也不顺畅。老道在一旁不断纠正:“手要圆,腰要转,气要沉……”
青禾一遍遍地练习,汗水湿透了衣衫,手臂也酸得抬不起来,但他依然坚持着。直到日头偏西,他才渐渐找到感觉,动作越来越流畅,气脉也似乎贯通了些。
老道见了,满意地点点头:“不错,有进步。今日就到这里,你回去后好好体会。” 青禾谢过老道,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,心里却充满了喜悦。他知道,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。
回到家,青禾简单吃了些东西,便倒在床上睡着了。这一夜,他没有梦见黑熊,睡得格外安稳。
接下来的日子,青禾依旧每天去山神庙学习,他的熊戏越来越熟练,也越来越有韵味。村里的人见了,都啧啧称奇,说他练得比以前好看多了,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沉稳劲儿。
青禾听了,心里很高兴,他知道,这都是老道教导的功劳。他对老道也越来越敬重,不仅因为老道教他五禽戏,更因为老道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。
这天,练完功后,老道对青禾说:“你这熊戏已练得差不多了,但还差最后一步。明日你把你爹留下的那册医书带来,我给你讲讲里面的玄机。” 青禾听了,又惊又喜,连忙应下。他早就想知道那册医书里藏着什么秘密了。
晚上,青禾找出爹留下的医书,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上面的灰尘。册子很旧,有些地方已经破损,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。他翻了几页,大多是些草药的记载和治病的方子,并没有关于五禽戏的内容。他有些疑惑,不知道老道说的玄机在哪里,但还是把医书妥善收好,准备明日带给老道。
躺在床上,青禾心里既期待又紧张,他不知道医书里的玄机是什么,也不知道这最后一步会是什么。但他知道,只要跟着老道好好学,一定能解开所有的疑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青禾攥着那块被道长坐过的青石,直到日头西斜才想起收药篓。掌心里的凉意混着苍术的辛香,让他后颈发麻 —— 昨夜梦见的黑熊突然转过身,竟是张人脸,嘴角还沾着他爹留下的那册医书残页。这熊戏里藏的,难道不只是导引的关窍?
卯时的山神庙积着露水,神龛上的泥塑山神被香火熏得发黑。青禾刚把苍术放在供桌,就见老道正用桃木剑划地,画出个北斗七星的形状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香火味,让人心里莫名地平静下来。
“站到斗柄第三位。” 老道的声音混着晨雾飘过来,带着一丝神秘。青禾依言站定,脚心刚碰到剑痕,就觉一股凉气顺着涌泉穴往上爬,像一条小蛇钻进了骨头缝里,让他打了个寒颤。
“熊戏属土,对应北斗天璇星,” 老道往火堆里添了把艾叶,火苗 “噼啪” 一声窜高了些,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,“你爹没教过你,人身有土象三宫?”
青禾愣住了,他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医书里只说脾属土,我从未想过练五禽戏还要懂星象。” 他一直以为五禽戏只是简单的导引术,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。
“丹田为土母,肚脐是土枢,命门乃土根,” 老道用剑鞘点着他的小腹、脐眼和后腰,“熊戏要三宫联动,你只顾着弯腰拱背,不是把土挖松了,就是压成了块死泥。”
火堆噼啪作响,火星时不时溅出来,落在地上很快就灭了。青禾忽然想起去年山洪后,村西头的梯田被冲得七零八落。他爹当时叹着气说:“好田要松而不垮,实而不板,就像人身上的脾土。” 那时他还不太明白,现在听老道一说,似乎有些开窍了。
老道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,手掌按在他命门处,一股温热的力道传来。“吸气时想着土生金,让肺气往下沉;呼气时念着火生土,把暖意聚在丹田。”
青禾试着调整呼吸,果然觉得那股乱窜的气顺了些,像一条原本杂乱的小溪,慢慢归入了河道。可一抬手做 “熊运” 的动作,肩膀又僵住了,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。
“你看这庙墙。” 老道指着东墙的裂缝,那里竟钻出棵瓦松,绿油油的,透着一股顽强的生机。“石头再硬,也挡不住土里的生机。熊戏要的不是笨力,是藏在沉坠里的活气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青禾盯着瓦松发呆,这瓦松长在坚硬的石缝里,没有充足的土壤和水分,却能长得这么好,靠的就是那股子活气吧。他以前总想着把动作做得像熊,却忘了熊掰苞米时,看似慢悠悠,爪子落下去比谁都准,那准头里,或许就藏着这活气。
“再练一遍。” 老道往他手里塞了块磁石,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。“攥着,感觉气往石头里钻。”
青禾沉肩坠肘,磁石的凉意让他掌心发紧。他深吸一口气,按照老道说的,想着土生金,让肺气下沉;呼气时,想着火生土,把暖意聚在丹田。当熊戏的 “熊晃” 一式做到底时,突然听见 “咔” 的一声,不是骨头响,倒像供桌下的朽木掉了块渣。
老道突然笑了,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:“方才土枢动了。” 他捡起供桌下的木屑,放在手里捻了捻。“你爹的医书里,该画着熊戏要'藏肘如抱瓮’吧?”
青禾猛地想起,那册残页上确实有个瓮形的批注,被虫蛀了半边,他一直没在意,现在想来,那或许就是熊戏的关键所在。他有些懊悔,自己当初怎么就没仔细看看呢。
“土怕木克,” 老道用磁石在地上画了个 “木” 字,又用脚擦掉,“你总把胳膊伸太直,就像用木杖去捅土,再好的地也得被搅坏。”
青禾恍然大悟,难怪自己总练不好,原来是犯了土怕木克的忌讳。他以前总想着把胳膊伸直,显得有力量,却不知这样反而破坏了熊戏的气场。
日头爬到庙顶时,阳光透过庙顶的破洞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青禾的熊戏终于有了不同,沉坠里带着股韧劲,像老银杏的根,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舒展,每一个动作都浑然天成,透着一股沉稳的生机。
老道临走时,把磁石塞进他手里:“三日后再来,带你爹的医书。” 青禾紧紧攥着磁石,感觉这冰凉的石头里,仿佛藏着无穷的奥秘。
三日后,青禾准时来到山神庙,手里捧着爹留下的那册医书。老道接过医书,小心翼翼地翻开,一页页仔细看着。青禾站在一旁,大气都不敢出,生怕打扰了老道。
过了好一会儿,老道才合上医书,对青禾说:“你爹是个懂行的人,这医书里不仅有治病的方子,还藏着五禽戏的精髓。你看这页,” 他翻开其中一页,“这里说的'脾主运化,若要健,需学熊戏之沉’,说的就是熊戏对脾的好处,以及练习的要诀在于沉。”
青禾凑近一看,果然有这么一句话,以前他竟没注意到。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我以前太粗心了,没仔细看。”
老道摇摇头:“也不怪你,这些玄机,若没人指点,很难领悟。” 他顿了顿,又说:“你爹不仅懂医术,还懂五禽戏,他留下这医书,就是希望你能继承他的衣钵啊。”
青禾心里一阵激动,原来爹不仅是个郎中,还会五禽戏,他为自己有这样的爹而自豪。同时,他也明白了,爹留下这医书,是对他寄予了厚望。
老道又把医书里关于五禽戏的其他记载一一讲给青禾听,从虎戏的威猛到鹿戏的轻盈,从猿戏的灵活到鸟戏的舒展,再到熊戏的沉稳,每一式都有其对应的脏腑和功效,以及练习的诀窍。
青禾听得入了迷,原来这五禽戏竟有这么深的学问,不仅能强身健体,还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。他以前只知道埋头苦练,却不知其中的道理,现在听老道一讲,豁然开朗。
“五禽戏的精髓,在于模仿五禽的神态和气息,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,” 老道语重心长地说,“虎戏要像虎一样威猛,鹿戏要像鹿一样轻盈,猿戏要像猿一样灵活,鸟戏要像鸟一样舒展,熊戏要像熊一样沉稳。但这模仿,不是表面的形似,而是内在的神似。”
青禾点点头,把老道的话牢牢记在心里。他知道,自己以前练的只是形似,没有达到神似,所以才会遇到那么多困难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“你现在熊戏已入门,但其他几式也不能落下,” 老道接着说,“五禽戏是一个整体,缺一不可,只有五式都练好,才能达到调形、调气、调神的效果,真正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。”
青禾应道:“我会的,谢谢道长指点。” 他心里充满了感激,若不是老道,他恐怕这辈子都练不好五禽戏,也不会明白爹留下的医书里的玄机。
老道笑了笑:“你是个好苗子,有悟性,也能吃苦,好好练下去,将来一定会有出息。” 他把医书还给青禾:“这医书你好好收着,里面的学问,够你学一辈子的。”
青禾接过医书,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,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。他向老道深深鞠了一躬:“多谢道长的教诲,晚辈永世不忘。”
老道摆摆手:“去吧,好好练功,好好做人。” 青禾点点头,转身向山下走去,脚步轻快而坚定。
回到村里,青禾把自己的收获告诉了王二柱。王二柱听了,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:“好小子,真有你的,这下你可算把五禽戏学会了。” 青禾笑了笑:“还得继续努力,道长说五禽戏的学问够我学一辈子的。”
从那以后,青禾每天都会认真练习五禽戏,不仅练熊戏,其他四式也从不落下。他的身手越来越矫健,精神也越来越好,村里人都说他像变了个人似的。
他还把从医书里学到的知识和五禽戏的养生之道告诉村里人,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招式和养生方法。村里的人都很感激他,说他是个好孩子,没有辜负他爹的期望。
青禾知道,这一切都离不开老道的教导和爹留下的医书。他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把五禽戏传承下去,帮助更多的人,不辜负老道和爹的期望。
有时,青禾会带着一些自己采的草药去山神庙看望老道,和老道聊聊天,说说村里的事,也说说自己练功的感悟。老道总是耐心地听着,时不时提点他几句,让他受益匪浅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青禾的五禽戏练得越来越精湛,他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,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云栖村有个会五禽戏的年轻人,不仅身手好,还懂得养生之道。
有人来向他请教,青禾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。他觉得,好东西就应该分享,让更多的人受益。
暮春又至,院角的石磨依旧,阶前的青苔还在,老银杏树枝繁叶茂。青禾站在树下,再次练起五禽戏,虎啸依旧震彻庭院,鹿奔依旧轻盈灵动,而熊戏,已沉稳如大地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,丹田的暖火温顺地流淌在四肢百骸,让他浑身充满了活力。
他知道,五禽戏不仅是一种导引术,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,教会他沉稳、坚韧、包容,让他在这纷繁的世界里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力量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青禾终于明白,五禽戏的每一式都蕴含着天地自然的规律,而熊戏之所以易错,是因为它关乎土德的沉稳与包容,需摒弃浮躁,沉下心来,方能领悟其中真谛。这不仅是对身体的锤炼,更是对心性的磨砺。此后,青禾不仅自己勤练不辍,还将五禽戏的精髓传授给乡邻,让这古老的养生之术在云栖村生根发芽,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。而那册医书和那块磁石,也成了青禾的传家之宝,见证着五禽戏的传承与发展,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、领悟与传承的故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